欢迎您光临电机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

作者:清驰电机网
文章来源:本站

  和硕怡亲王,是清代第九位世袭罔替的王爵,也是开国八大军功世袭罔替亲郡王之外(开国军功世袭亲郡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第一个不是以军功而得到世袭罔替资格的亲王,始封者为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雍正帝即位后避帝讳,改名允祥。雍正八年去世后,雍正帝特别加恩,复名胤祥。这在康熙帝诸子中,除雍正帝外,是唯一一个得以“胤”字原名称呼的皇子。虽然是身后恢复,也是莫大的恩典了。)

  胤祥(为方便起见,以下皆称胤祥),康熙帝第十三子(实际是二十二子,序齿为十三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初一生于京师紫禁城皇宫,生母为康熙帝庶妃章佳氏(当时无名号,去世后追赠敏妃,雍正帝即位后追尊敬敏皇贵妃)。

  清代后宫制度,除皇后外,其余嫔妃生子,均不由己抚养,而是另交其他高等位妃子代为养育,所以年幼的胤祥自幼是被德妃乌雅氏养育成长。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七月,其生母章佳氏薨逝后,十四岁的胤祥更是将乌雅氏视同为亲生母亲,关系密切。由此,他和比自己大八岁的四哥胤禛(乌雅氏所生长子)也兄弟情谊深厚,相对其他异母兄弟更具手足感情。(包括乌雅氏第三子、皇十四子胤禵在内)。

  胤祥在雍正八年去世后,为人刻薄寡恩、御下严苛的雍正帝对于这个几乎是唯一拥有真正手足感情的兄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地悲痛追思之情,为了胤祥举行盛大肃穆的葬礼、自己亲自出席奠酒,还在葬礼上嚎啕大哭、丝毫不顾及皇帝的身份。之后还深切追忆年幼时兄弟俩相处时的往事:

  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时年十二岁的胤祥第一次随康熙帝出巡、前往盛京(沈阳)谒北陵开始,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发生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事件,这期间整整十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出巡,胤祥必定跟随前往,一次不落。

  这可以看出年轻的胤祥极得皇父喜爱。同时也表明胤祥必然有自己能力出色的一面,所以才能得到康熙帝的青睐,并因此可以随扈皇父、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时期的历次随扈出行中,胤祥展现了自己的文学、书法、弓马、骑射等各方面的优异表现,康熙帝对此赞不绝口,钟爱异常。即使是外国使臣、乃至朝廷文官,都知道皇十三子极受皇帝器重,前途无量,将来必担大任。

  但就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不知何故,康熙帝第一次废黜皇太子胤礽储君之位的时候,二十三岁的胤祥也牵扯其中,失去了皇父的信任,与皇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一起被圈禁起来。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祥才得以被释放(皇太子胤礽被废后,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释放,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复立为皇太子。皇长子胤禔则一直被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去世)。

  经此打击,青年胤祥此后再也没有恢复之前的待遇,在康熙帝眼中降为普通皇子,关系淡漠。虽然之后历次出巡,胤祥按仪制参与轮流随扈,但是不过虚应故事而已,之前所受到的皇父钟爱和重视,都已经是过眼烟云了。

  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开释后,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胤祥还得以按仪制有机会随扈皇父出巡,但是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起,胤祥突然患病,而且还不轻--“腿起恶疮、遍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其实就是骨结核)。由此导致身体虚弱,不便行动。

  虽然康熙帝也曾经在回复其他皇子的奏折中询问过胤祥的状况,有过一些关心慰问的话,但总体来说是冷淡和轻视的,并不十分重视。这也说明了胤祥此时的境遇,完全不在康熙帝的关注范围内,甚至是有防备心理在内。父子关系到了这样的地步,实在是令人叹息。

  不过胤祥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之间,依旧是做了很多差事,其中有康熙帝委派的,更多的其实是他的四哥—雍亲王胤禛安排的。这也可以印证:为什么史料上记载寥寥的皇十三子胤祥,在康熙帝驾崩第二天,就被新君雍正帝册立为亲王。很大概率是之前十年内,胤祥为了帮助胤禛夺嫡,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和建立过莫大的功劳,但是因为一些隐私之事,又不便于公开突出地表彰,所以雍正帝干脆把当年的记载全部删除,由此在日后的史书上造成了胤祥十年之间经历的空白。

  在隆科多当众宣布康熙帝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的情况下,经过十多年缜密布局、殚精竭虑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终于在舅舅过隆科多(其实是表叔)以及十三弟胤祥的大力协助下,获得了“九龙夺嫡”的最后胜利,控制了京师及畅春园内外,得以波澜不惊地承袭了大统,成为清朝第五代皇帝(入关后第三代)——清世宗雍正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就在雍正帝刚刚承袭大统第二天、尚未登基的时候,他就立即封授之前一直没有爵位的十三弟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并担任事务大臣、兼管户部三库。遭受冷遇十多年的胤祥,终于得以卷土重来、彻底翻身。这也是对他多年来始终坚持毫无保留地支持四哥胤禛、劳心劳力的最好报答。

  雍正元年(1723年),胤祥刚刚受封怡亲王,即坚决推掉了按例可以获得的二十三万两钱粮,只收下十三万两。并婉言谢绝了分封后可支用官物六年的待遇。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雍正帝以胤祥“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特在其亲王爵位外,加赐封一郡王爵位,允其在诸子中任择一人承袭。这个恩典,有清以来,从没有宗室获得过。胤祥照旧坚辞不受,只接受加俸一万两,以为平衡。

  这些例子,一方面体现了雍正帝对胤祥厚爱,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胤祥的贤德和内敛,因此雍帝愈发倚重和敬佩胤祥,称他为为“柱石贤弟”。

  雍正帝对于这个手足情深的十三弟是即钦佩又放心,还有深深的关爱。这在为人刻薄、御下严苛的雍正帝平日处事中,几乎是唯一具有常人情感的地方。雍正帝感念于胤祥的忠诚、干练、内敛,曾深有感触的说过:

  “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兄弟之间的相互赤诚、顾托得人,在雍正一朝,再没有其他可比性。

  雍正七年(1729年)冬,胤祥病情加重,可他还是如同以前一样,“往来审视”,巡查各地。因此身心俱疲,导致病势急剧恶化,乃至沉疴。

  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病入膏肓的胤祥已经不能外检视河工,不得不对下属说“本图遍治诸河,使盈缩操纵于吾掌之上,岂期一病沉废,已矣何言。”让人代替前往巡视。此后,每年必定参与先农坛春耕祭祀的胤祥也缺席了这项大典。

  因弟弟病势沉重而焦虑不安的雍正在忧伤焦急之下,连连下旨,一面让其他臣子代替胤祥处理政务事务,一面延请各地名医,对胤祥“医祷备至”,寄希望于医士大家,能够挽回胤祥的健康。

  胤祥去世后,万分悲痛的雍正帝有如断却臂膀,数日食不甘寝不安,不顾君臣分别,坚持穿素服为十三弟致哀,并著令胤祥之名由之前的“允祥”改回“胤祥”,赐谥号“贤”,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于谥号前,以示恩宠。

  同时,雍正帝确立了胤祥生前一直拒绝的“世袭罔替”待遇,把他的世子弘晓册立为世袭亲王: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 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额外再立其子弘皎为世袭郡王:“著令怡贤亲王子弘皎加恩封授郡王,以嘉王之功勋。”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去世,乾隆帝即位。新君继位后,按照雍正帝的嘱托,明确了弘晓的怡亲王和弘皎的宁郡王爵位世袭罔替资格,并授予胤祥庶长子弘昌贝子爵位(亲王庶子一般只封授镇国将军,弘昌封贝子,已经是莫大的恩遇了。)

  但是弘昌不满意自己的待遇,对于父亲一直有意压制自己很是怨恨(弘昌性格跋扈、为人轻浮,胤祥怕他惹事,所以长期把他关在府内不许外出,直到胤祥去世后,才得以出外),于是联络同样心怀不满的四弟宁郡王弘皎(弘皎是胤祥嫡长子,因为胤祥不想自己的成年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将来给皇权造成威胁,所以特地选择了年幼的嫡子弘晓继承爵位,因此弘皎失去了亲王之位),勾结废太子胤礽之子理亲王弘皙等,阴谋作乱,想要谋逆。

  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举事,就被早有准备乾隆帝一举粉碎。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乾隆帝将弘皙、弘昌、弘皎等人全部软禁关押,之后将弘皙革除王爵,圈禁景山;弘昌革除贝子,收回御赐府邸;弘皎则因为是雍正帝亲封的世袭郡王,不好太过处置,所以乾隆帝将其释放,没有加罪,但是其世袭郡王改为降等承袭,而且停郡王俸禄终身。

  在这一场风波中,承袭了怡亲王爵位的弘晓因为才满十八岁,年幼本分,所以没有牵扯进“谋逆案”中。但是在乾隆七年(1742年)三月和八年(1743年)八月,他所担任的管理理藩院及正白旗满洲都统还是都被免去,此后再也没有担任过其他重要职务,只是凭借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参与朝廷大典、朝会列班,仅此而已。

  弘晓此后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收藏古文典籍上,他在怡亲王府内修建了几座藏书楼,取名名“乐善堂”、“明善堂”、“安乐堂”,把搜集来的典籍善本藏于期间,时时观摩,并据此著《明善堂集》作为一生志趣爱好的总结。

  弘晓以此态度,躲过了有可能来自乾隆帝的打击和惩罚,远离朝堂,以藏书家和诗人自娱,总算得以将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位安全保住,不至于像两个哥哥弘昌、弘皎一样,被褫夺爵位、或者被降等承袭,给怡贤亲王胤祥护住了家族荣耀。

  之后,怡亲王传承分别为:

  第三代:怡恭亲王永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袭爵,嘉庆四年(1799年)薨。)

  怡亲王绵标(永琅次子,嘉庆四年(1799年)时先于永琅去世,子奕勋承袭爵位后追封)

  第四代:怡恪亲王奕勋(绵标长子,嘉庆四年(1799年)祖父永琅去世后袭爵,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薨。)

  第五代:怡亲王载坊(奕勋长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岁时袭爵,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薨,年仅五岁,无嗣,无谥号。)

  自道光五年(1825年)承袭怡亲王后,载垣深受道光帝、咸丰帝两代帝王重用,先后出任过正蓝旗汉军都统、正红旗汉军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御前大臣、阅兵大臣、十五善射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在皇室宗族内,载垣担任正蓝旗总族长、宗人府右宗正、宗人府宗令、玉牒馆总裁,管理镶蓝旗觉罗学,太庙袷祭和近支婚嫁也由其主持。其他如銮舆卫、虎枪营、御枪营、善扑营和崇文门正监督等,也由其管理,可谓是道光和咸丰帝最为亲近依仗之宗室、重臣,其所受到的君主恩遇,几乎可以同他的四世祖胤祥所受到雍正帝的圣恩眷顾相比。

  载垣在道光三十年(1850)于道光帝临终前,受道光帝顾命,成为比自己还小十六岁的堂叔咸丰帝奕詝的辅政大臣。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与入侵的英法联军谈判。但是谈判最终破裂,英法联军攻入京师。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载垣随扈一前往。

  咸丰帝去世之后,以载垣为首的顾命大臣们拥立皇长子载淳登基,即同治帝(当时年号为祺祥)。

  不过,在咸丰帝驾崩后,顾命大臣们很快与咸丰帝皇后钮钴禄氏(慈安太后)、同治帝生母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为控制皇权产生了尖锐矛盾,不可调和。顾命大臣们和两宫太后争吵最激烈时候,在场的小皇帝载淳都被吓哭、甚至尿了裤子。两宫太后因此深恨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必欲除之后快。

  于是两宫太后秘密联络了咸丰帝六弟、恭亲王奕?,暗中布置,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于咸丰帝灵柩自避暑山庄返京时,设计将肃顺和其他顾命大臣分开,趁机发动政变,把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或捕获、或贬黜,夺回了朝政处置大权。因当年是农历辛酉年,所以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叔嫂所发动的这场政变也叫“辛酉政变”;又因皇帝载淳初定年号为“祺祥”,史书上也称“祺祥政变”。

  两宫太后清除顾命八大臣后,联合恭亲王掌握朝政,改皇帝年号为“同治”,意在“协同治国”之意。

  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载垣被赐死半年后,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为了当年功勋卓著的怡贤亲王胤祥所遗下的爵位不至于废封,特旨恢复原怡亲王一系的封爵,但是没有返还亲王爵位,而是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另外,因载垣之罪行严重,所以他所属的怡亲王大宗(怡亲王弘晓后裔)被取消了承袭资格,另以怡亲王小宗——胤祥第三子弘暾玄孙载泰为怡亲王宗子,受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主持怡贤亲王胤祥及诸代怡亲王的祭祀典仪(载垣不包括在内)。而大宗怡僖亲王弘晓的直系后裔,在这之后再也没有承袭宗子资格,只保留了两个奉恩将军爵位(清宗室爵位中最低一级),就此沉沦。

  两宫太后以同治帝的名义,在这一年七月改封胤祥五世孙、宁郡王弘皎玄孙载敦为第七代怡亲王,并恢复怡亲王世袭罔替资格。同时,将原怡亲王府宗子载泰改袭因载敦继承怡亲王爵位而遗留下来的宁郡王系封爵——奉恩镇国公(宁郡王在乾隆时期被降等承袭,不是世袭罔替郡王,所以三降后以奉恩镇国公传承)。

  载敦承袭怡亲王爵位后,朝廷追封他的曾祖永福(弘皎次子)、祖父绵誉(永福第四子)、父亲奕格(绵誉第三子)为怡亲王。

  光绪十六年(1890年),载敦去世,谥号“端”,即怡端亲王。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载敦长子溥静袭爵,成为第八代怡亲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京师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溥静参与了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等王公贵族支持义和团的行动,主张和联军开战。侵略军击败清军,侵入京师后,报复性洗劫了怡亲王府,并抓住了来不及逃走的溥静。之后溥静诡异地死在府中,有传闻说是被侵略军鞭答致死的。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京师局势逐渐平息,已经返京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恢复怡亲王府空悬三年之久的封爵。不过,因为溥静“参与启衅”,所以他的儿子们被剥夺了承袭资格,怡亲王爵位改由载敦次子、溥静之弟溥耀的独子毓麒承袭。毓麒是第九代、也是最后一代怡亲王。承袭爵爵位的时候,毓麒刚满两岁。

  十年后,宣统三年(1911年),在武昌城的隆隆炮声中,清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一九一二年二月,宣统帝退位,清朝灭亡。时年十二岁的毓麒也失去了世袭亲王身份,成为了普通平民。

  是王爷。

  怡亲王从胤祥正常传到第六代载垣,他在咸丰朝很得宠。咸丰死的时候,载垣被任命为“顾命八大臣”之首。后来慈禧发动祺祥政变,肃顺,载垣,端华被处死,怡亲王被夺爵,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到同治三年,复怡亲王爵,由胤祥的另一支后代选了一个叫载敦的承爵。光绪十六年,载敦薨,他的儿子溥静承袭了怡亲王。

  光绪二十六年,慈禧立溥儁为大阿哥,试图废掉光绪,遭到列强的反对。大阿哥的父亲端王载漪因而痛恨洋人,支持义和团,怡亲王溥静与庄亲王载勋、辅国公载澜、贝勒载濂、载滢、贝子溥伦群起响应。

  庚子国变以后,怡亲王溥静被慈禧以“纵庇拳匪启衅”罪名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不久后去世,爵位被革除。(罪魁祸首端王父子流放新疆反而幸存。)

  溥静死后,他二岁的侄子毓麒袭怡亲王爵,这是末代怡亲王。毓麒后来做了溥仪的侍读,喜欢京剧。因为不会理财,为人大方最后破产。后来,在戏班靠跑龙套、管服装、管道具为生。1948年卒。

  胤祥生前的怡亲王府在王府井大街路东,他死的时候捐出,改为贤良寺。清末外埠大臣李鸿章等人,每次入京都爱住在贤良寺,感受十三爷的余荫。现寺已无存。

  第二座怡亲王府在朝阳门内。载桓死后充公,后赐孚郡王。

  第三座怡亲王府位于东单北极阁三条。这是胤祥另一个儿子宁郡王的府邸,载敦是他的后代。这座府邸就是清末最后的怡亲王府。

  胤祥是铁帽子亲王,他的嫡系后代自然也是王爷。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从来都只会信任自己的心腹,疏远前朝老臣。所以到了清朝统治后期,随着怡亲王一系与皇帝的血缘关系日渐疏远,胤祥的后代也就不怎么风光了。

  雍正与胤祥的亲密关系不用多介绍。不是亲兄弟,但胜似双胞胎兄弟。也正因如此,胤祥死后不久,雍正才会额外加恩,将怡王爵位由普通亲王晋升为永不降爵的铁帽子王。

  胤祥续齿的儿子有九个。老大叫弘昌,是侧室子(侧福晋生的儿子,地位低于嫡子,高于庶子),没有王位继承权。按例只能封二等镇国将军。但雍正器重胤祥,给弘昌提了三级,封为了贝子。

  乾隆继位后,又给他升了一级,封为贝勒。

  按理说,四伯和堂哥如此抬爱,他应该感激涕零才对。然而,这位贝勒爷不争气,活脱脱的混不吝。早年他就跟废太子胤礽的长子弘晳打得火热,后来更是秘密搞小团伙,把胤祥气的要死。

  为避免儿子坑爹的事情发生,胤祥直接一封奏折送到雍正面前,说弘昌“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一狠心,他请求雍正下旨将弘昌圈禁在家。

  雍正为了从源头杜绝弘昌闹出悖逆之事,也就同意了。直到多年之后,胤祥病重,雍正没能见到胤祥最后一面,悲痛之下,他把对胤祥的感情寄托在了弘昌身上,弘昌这才被放了出来。

  结果被放出来之后,弘昌还是死不悔改,继续跟弘晳勾搭。直到“弘晳逆案”爆发,弘昌被牵连其中。他才幡然悔悟。

  但此时为时已晚。政变平息后,乾隆革去了弘昌的爵位,并下旨永不叙用。甚至在弘昌去世后,乾隆也没有给他任何谥号。

  由于弘昌有黑历史,所以他这一脉子嗣,后来混的都不好。除了一个过继出去的外,其余子孙都是早早就沦为了闲散宗室。

  胤祥的次子早年夭折,没有名字。

  老三叫弘暾,是嫡子,有继承权。但十九岁时病死,死在了胤祥前面。没能继位。不过雍正还是追封了这位侄子为贝勒。

  老四叫弘晈,也是嫡子,有继承权。但因为雍正和胤祥都更中意老七弘晓,有意让其袭怡亲王爵。所以弘晈没能继位。

  不过由于雍正曾经与胤祥有约定,许诺“一门两封”。也就是在胤祥铁帽子王的基础上,再多封一个郡王给他的儿子。

  所以弘晈也没亏太多,他也是郡王爷。封号是宁郡王。

  弘晈这个人也有点混不吝性格,不懂事,他跟谁玩不好,偏偏要跟弘昌一起玩。

  后来“弘晳逆案”爆发,他也被牵连其中。

  乾隆当时本来也想把弘晈处理掉的,但由于雍正留有遗诏,要求后世子孙必须要保留胤祥家族双王待遇。因而乾隆便没有剥夺他的郡王爵位。但这件事,对弘晈的精神打击也不小。从乾隆四年开始,他便有意的主动远离政治,专心于在家养菊自娱。

  后来,弘晓一系因得罪慈禧,被剥夺了怡亲王继承权。弘晈的玄孙捡了个便宜,继承怡亲王爵。怡亲王爵位传了一圈,最后又传回到了弘晓一支。

  胤祥的第五子叫弘?,幼年夭折。

  老六叫弘昑,十四岁时病死,也死在了胤祥前面。雍正为了嘉奖胤祥的功劳,也追封这位侄子为贝勒。

  老七叫弘晓,嫡子,有继承权,雍正对他也格外中意。所以怡亲王爵位由他继承。

  老八和老九分别叫绶恩、阿穆瑚琅,都是幼年夭折。一个三岁,一个两岁,因为年纪实在太小,所以没有追封爵位。

  综上所述。胤祥九子,除了四个夭折的,其余五个都有爵位。其中亲王,郡王各一,贝勒一人,追封贝勒两人。

  而众所周知,清朝的亲王、郡王,一般只封给当朝皇帝的儿子。当朝皇帝的侄子是没资格享受这个待遇的。封贝勒、贝子都已经算是开恩了。所以从弘昌、弘暾、弘昑封或追封为贝勒以及弘晈封郡王就可以看出。由于胤祥与雍正的关系,他的儿子们在当时是真受宠。可谓是子凭父贵,红极一时。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胤祥两个儿子都被卷入了“弘晳逆案”中,乾隆对怡亲王一脉的信任度也就开始大打折扣了。

  弘昌、弘晈,就不说了。就连弘晓这个正牌铁帽子王在政坛上也是深受牵连,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他只担任过正白旗汉军都统和管理藩院事务等不重要的职务,与其父胤祥当年担任事务时的威风相比,不值一提。

  而且后来乾隆连差事都不给他派了。就让他在家里领饷,混日子。无奈之下,无所事事的弘晓不得不把精力全部放在了文学创作和收藏典籍方面。

  坊间曾有几种传闻,一是说《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应该是弘晓。

  二是说《红楼梦》中北静王的原型就是二代怡亲王弘晓。(也有说是胤祥)

  这方面我没有研究过。这里只是提一下。有研究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乾隆四十三年,第二代怡亲王弘晓病死。他有九个儿子,其中五个夭折,一个过继给了三哥弘暾。

  余下的三个儿子中,老大永杭是嫡子,有继承权。但早于弘晓病死。

  老二永琅本是侧室子,没有继承权。但因为当时唯一还活着的弟弟永迈也是侧室子。所以最终永琅袭爵,成为第三代怡亲王,而永迈则只捞了个三等辅国将军。(仅相当于二品官员待遇)

  嘉庆四年,第三代怡亲王永琅病死。由于他的几个儿子都死了。所以,怡亲王爵位也就顺延给了他的长孙奕勋。

  奕勋有七个儿子,由于当时已经是嘉庆、道光统治的时代,怡亲王与皇帝关系疏远。所以除了奕勋的长子载坊、次子载垣外,其余五个儿子都只是区区三等辅国将军。

  嘉庆二十三年,奕勋病死。怡亲王爵位传给奕勋长子载坊。

  一年后,载坊又病死。由于载坊死时还不满六岁,不可能有子嗣。所以怡亲王爵位就转承给了他的二弟载垣。

  载垣这个人相比于父祖,还算比较有名。他是道光留给咸丰的顾命大臣,同时也是咸丰留给同治的顾命大臣。曾历任正蓝旗汉军都统、正红旗汉军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十五善射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阅兵大臣。还担任过宗人府宗令、玉牒馆总裁等职务。在朝内颇有地位。

  怡亲王一脉自弘晓被迫靠边站开始,传到他这一代,一百多年,总算是翻身了。

  不过咸丰、同治交际的那段历史,想必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

  公元1860年,慈禧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将八大臣一锅端。载垣和肃顺、端华一起,被革职夺爵,赐自尽而死。怡亲王一系刚有点翻身的迹象,又被两宫太后和奕訢按下去了。

  载垣死后,慈禧一怒之下,把怡亲王爵给废除了。直到三年后,她才恢复,让弘晈的玄孙载敦承袭怡亲王爵位。

  载敦当时只是区区奉恩镇国公,在清西陵给雍正、嘉庆、道光守陵。慈禧抬举他,让他当铁帽子王,他自然是乐呵呵的奉旨,唯慈禧马首是瞻。后来在慈禧的提拔下,他历任查内七仓大臣、查城大臣、专操大臣、阅兵大臣、圆明园八旗印匙等多个军政要职。

  光绪十六年载敦病死。次年三月,其子溥静袭怡亲王爵位。

  在位的前九年,溥静无所作为。但到了第十个年头,他玩了把大的。

  当时正是义和团运动最汹涌澎湃的时期,端亲王载漪拍慈禧马屁,说大清可以利用义和团驱逐洋鬼子。这本是一句昏话,但凡对国际局势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溥静估计是想押宝,讨慈禧太后的欢心。他竟然在一旁附和,叫好。结果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溥静就遭了殃。

  关于他的结果,现在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在八国联军进城时,没走,被德军杀害。二是说他当时逃走了,但是事后被慈禧当作替罪羊逮捕,被圈禁而死。

  不管他是怎么死的吧,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溥静的爵位被清廷以“纵庇拳匪启衅”的罪名革除。怡亲王爵位转承给了溥静的侄子毓麒。

  ▲已革怡亲王溥静

  毓麒,1900年生人。在他两岁时,承袭怡亲王爵位。在位十年后,碰上辛亥革命,溥仪宣布退位,大清灭亡。而毓麒也就此成为了末代怡亲王,并于1948年去世。

  所谓“铁帽子王”特指清王朝十二家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分别是礼、郑、睿、豫、肃、庄、怡、恭、醇、庆十家亲王和克勤、顺承两家郡王。所谓“铁帽子”王的爵位本身并没有更高等级之意,亲王依然还是亲王、郡王依然还是郡王。以克勤郡王为例,虽然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但克勤郡王的待遇始终只是郡王待遇,并不高于没有“铁帽子”的亲王!物质待遇方面甚至还要低于普通亲王,只与普通郡王相当,毕竟他只是郡王而已,不是吗?

  要搞清楚“铁帽子”贵在何处,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清王朝的爵位承袭制度。鉴于明王朝后期“亲王处处有、郡王满天下”,竭举国之力无以供养宗室的前车之鉴,清王朝自立国之初便定下了爵位降等承袭的祖制。何谓降等承袭?以明王朝为例,亲王的一个儿子(以嫡长子为主)承袭亲王爵位,其他儿子皆封郡王。清王朝则不同,亲王的一个儿子承袭爵位,但必须降一等、只能承袭郡王爵位。每承袭一代降一等,亲王直至降为入八分镇国公之后才以这个爵位世袭罔替,其他爵位以此类推。那么,“王爷”们的其他儿子呢?只能参加统一考试,称作“考封”!以父亲的爵位和生母的地位为基准确定一个基准爵位,按照考试成绩酌情降级,只有全优才能获得基准爵位,成绩全劣者甚至无爵可授……如此一来,即便是亲王的后代中,能够获得入八分以上爵位者都相当少,相对于明王朝对宗室的养活费用,自然是大大降低了。

  所谓“铁帽子”贵就贵在这里,按照清王朝的祖制,其他爵位都必须降等承袭。但是,“铁帽子”亲王、郡王除外!他们每一代至少可以保证有一个儿子可以直接承袭亲王或郡王之位,无须降等。当然,“铁帽子”王的其他儿子并没有什么特殊优待,同样必须参加“考封”。如果考试全都不及格,同样无爵可授!

  顺带纠正某些人的一个认识误区,所谓“铁帽子”只是相对爵位本身而言,并不是说爵位的承袭者拥有“免死牌”。如果“铁帽子”亲王、郡王犯事儿,同样是可以被革爵、圈禁、甚至处死的!只不过,爵位本身不除名,再选择小宗旁支承袭便是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如“铁帽子”庄亲王(承泽亲王),在庄靖亲王博果铎去世之后,清世宗雍正帝便绕开了承泽裕亲王硕塞系的小宗旁支、通过过继的形式将庄亲王的“铁帽子”送给了自己的十六弟胤禄。当然,理论上胤禄被过继给了庄亲王一脉,铁帽子仍然算是硕塞家的……

  前面说过了,清王朝的“铁帽子”也只是保证一支后裔可以承袭“铁帽子”。换言之,胤祥的后代中,除了承袭怡亲王爵位者,其他人已经不能称其为“王爷”了。如胤祥的庶长子弘昌,最高爵位也不过就是个贝勒,而且后来还被革爵了,他的后代自然不是“王爷”!再如胤祥嫡出第四子弘皎,他虽然被四大爷清世宗雍正帝封为了宁郡王,但没有世袭罔替的许可,他的后代必须降等承袭,到奉恩辅国公才世袭罔替,因此他的后代同样不是“王爷”。

  但是,承袭怡亲王爵位的弘晓一脉一直都有一位世袭罔替的怡亲王存在,直到同治元年。同治元年,怡亲王载垣因为在“祺祥政变”中政治斗争失败被赐死,怡亲王爵位也被短暂停袭。当然,同时倒台的还有另一位“铁帽子”亲王,那就是郑亲王端华和他的弟弟肃顺,这里就不铺开说了。不过,怡亲王爵位毕竟是清世宗许出去的,慈禧太后也不便直接就将其除名了!于是,同治三年,慈禧太后又恢复了怡亲王爵位的承袭,但这一次弘晓一脉被彻底踢出了局,承袭怡亲王爵位的是胤祥另一个儿子宁良郡王弘皎的后代。换言之,自同治三年起,怡亲王爵位成了弘皎家的了……直到清亡,怡亲王爵位一直都停留在弘皎一脉。所以说,前面提到的弘皎后代中没有“王爷”了,其实并不准确,晚清的怡亲王实际上正是弘皎的后代。

  综上所述,用一句话来形容“铁帽子”亲王、郡王,叫“铁打的王爵,流水的王爷”。无论某一任“铁帽子”亲王、郡王是否被革爵、甚至被处死,“铁帽子”亲王、郡王爵位本身是“雷打不动”的,换一下帽子底下的那颗脑袋就是。帽子不能动,但帽子底下的那颗脑袋可以随便砍……

  有清一代,若要问最受皇帝恩宠的兄弟是谁?想多数人会回答是雍正的弟弟,康熙的十三子和硕怡亲王胤祥。

  胤祥,一位曾经无限接近于皇帝宝座的皇子。曾几何时,康熙对自己的这位十三子,是尤为的钟爱。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2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前往盛京谒陵后,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胤礽发生前,在这整整10年间,康熙只要离开京师,无论是去哪里,都会让胤祥跟随前往。

  康熙对其到底有钟意?彼时,皇八子胤禩的老师何焯在给家人的信中,曾提及十三殿下为皇帝所钟爱者,前途无量。试想,胤祥的受宠,连供职于清廷的,地位不甚高的汉族文人都一清二楚。由此可见,在某段时期,康熙的确曾有意将胤祥作为后备储君来培养。

  但是,不知何故,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废掉太子胤礽时,曾经最有希望获得储君之位的胤祥,却成为第一个打击对象,被康熙下旨圈禁。

  就这样,胤祥莫名其妙的失去了皇位的争夺权。

  不过,胤祥虽失去皇位的继承权,但谁叫他眼光独到,在“九子夺嫡”时,跟对了四爷雍正皇帝,所以后来新君即位,他不但没被打压,反而是备受恩宠,其地位是与日俱增,鼎盛时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胤祥与胤禛虽非一母同胞,但其关系却要远比与胤禛一奶同胞的胤禵来得亲密许多。胤禛与胤祥早年的关系,史书虽然没有太多的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兄弟俩是亲密无间的。胤祥去世时,雍正在祭文中曾提到胤祥的算学是由他亲自教授,“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同时,每逢塞外扈从时,胤祥与胤禛二人也是“形影不离”。而当康熙出巡只带他们其中一个扈从时,即使短暂分别,两兄弟也会诗书往还。

  正是胤祥与胤禛有着这般亲密无间的关系,再加上雍正初即位时,只有胤祥这位兄弟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的身边,实心实意的为自己办事,正如雍正自己所言:“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所以胤祥在雍正一朝是备受恩宠,其地位与他人不可同日而语。

  胤祥在雍正朝到底有多受宠?单凭胤祥死后,雍正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就可窥知一二。要知道,这是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当然,对于雍正的宠爱,胤祥是无愧的。雍正年间,雍正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肃清康熙朝所遗留下来的经济、军事、赋税、刑狱等问题,这其中虽有雍正能力卓越的原因,还有胤祥尽心辅佐的原因。自雍正初年,胤祥担任事务大臣始,在他的勤奋理事下,康熙末年以来积存的许多弊端都得到了较为完美的解决。如胤祥在户部时,在他近乎冷血的追缴下,康熙末年就存在的严重亏空问题,得以得到有效的解决,随着亏空问题的解决,清朝的财政匮乏问题得到显著的缓解。

  由此,正因为胤祥卓越的功绩,乾隆年间,胤祥和硕怡亲王王爵就被赋予世袭罔替的特权,成为了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

  所谓“世袭罔替”,即不降爵位,世代皆可承袭其第一位获得世袭罔替特权的先祖的爵位。清代,清帝为避免重蹈前明覆辙,遂对皇室爵位实施与众不同的分封方式。彼时,清朝皇室爵位的分封方式共有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等四种形式,分十二等爵,其中辅国将军以上分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类。

  一般情况下,因功封王爵者多属世袭罔替,即永不降爵,也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如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等。因恩封爵位者则多属世袭递降,即每世递降一等(在递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便不再递降)。

  因胤祥获得世袭罔替的特权,所以胤祥的后代皆会继承“和硕怡亲王”王爵,都为亲王爵。

  有清一代,怡亲王爵位一共传了八代,共九位怡亲王。

  自胤祥后,袭怡亲王爵(不包括追封)共有九位:

  除此,胤祥的后人还有四位被追封为怡亲王:

  自乾隆之后,清朝诸帝还是严格遵守着其先祖赐予胤祥后人世袭罔替的特权的,虽怡亲王世爵被慈禧短暂剥夺过,但很快就恢复,怡亲王的传承并未中断。总得说,胤祥的后人自获得世袭罔替的特权后,怡亲王世爵一直是世代传承着,直至跟随清朝一同灭亡。

  铁帽子王不是那么好当的,两个铁帽子王被赐死。

  清朝末年,有两个怡亲王因为干预朝政,都不得好死,清朝灭亡后,和硕怡亲王家族的荣华富贵随之烟消云散,铁帽子王的特权自然也没了。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的智囊邬先生邬思道归隐的时候,曾经力劝十三阿哥胤祥,如果雍正加封他铁帽子王,一定不要接受,可是胤祥觉得这铁帽子实在难得,就接受了。

  在历史上,胤祥帮助雍正夺嫡,有拥护之大功,雍正继位以后,胤祥又襄助他稳定朝局,处理政务,可谓雍正在皇室宗亲里的左膀右臂,因此雍正封胤祥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在朝局稳定的时候,铁帽子王安心享受荣华富贵也就是了,然而一旦朝局动荡,铁帽子王必然是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

  因此,自清朝咸丰帝开始,由于朝局不断动荡,历代怡亲王毫无例外都卷入了朝局斗争的漩涡,甚至有两个怡亲王不得善终。

  怡亲王载垣,是和硕怡亲王家族第六位活着时世袭铁帽子王的,他在家里排行第二,本来没机会世袭这顶铁帽子,谁知他的哥哥两岁时病死,于是他就世袭了铁帽子王。

  作为铁帽子王,载垣自然被当时的道光皇帝安排了很多职务,一开始都是一些有名无实的职位,后来由于载垣积极参与朝政,他渐渐地开始掌握一些实权,出任一些实际的职位。

  比较重要有宗人府右宗正,这个职位对于满清皇室非常重要,是管理满清皇室的刑罚和制度的,哪个宗室违背了祖宗制度,或者犯了法,都会交给宗人府处置,而宗人府右宗正,就是宗人府的二把手。

  比如领侍卫内大臣,这个职位更加重要,因为领侍卫内大臣掌握整个紫禁城的兵权,比步军统领也就是九门提督还重要,因此载垣同时出任銮舆卫、虎枪营、御枪营、善扑营和崇文门正监督。

  也因为载垣掌握这么重要的实权,所以,咸丰帝在热河驾崩时,命载垣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和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七人,一起掌握了小皇帝同治帝的命运。

  然而,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并没有就范,特别是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都是非常有政治野心的人,于是他们联合在一起,发动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掌握了实权,史称“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以后,载垣在北京被捕,赐白绢自尽。

  如果载垣像他的祖辈一样,安于富贵,不过多参与朝政,不卷入朝局的漩涡,也不至于一尺白绫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载垣被处死的同时,他家的铁帽子王和硕怡亲王爵位也被剥夺,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所以胤祥家的这个铁帽子王实际上是被剥夺了,中断了。

  看来铁帽子也没那么铁。

  由于载垣无子,只有六个女儿,所以载垣死后,即便铁帽子王不被剥夺,他的后代也没有人能世袭和硕怡亲王。

  直到辛酉政变三年后的同治三年,慈禧太后下旨,恢复胤祥家族的和硕怡亲王,他家的铁帽子王又回来了,慈禧太后让载垣的族弟载敦世袭了铁帽子王。

  不同于载垣,载敦是完全投靠了慈禧太后,即便慈禧太后没有给他过多实权,载敦作为铁帽子王,仍然担任过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

  也许载敦吸取了载垣的前车之鉴,他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还是比较老实的,没有过多地参与朝局的纷争。

  载敦死后,他的长子溥静世袭了和硕怡亲王,成了新的铁帽子王。

  跟父亲的小心翼翼不同,溥静这个人可就积极多了。1891年,溥静世袭铁帽子王后,赶上了两件大事,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一件,光绪帝推行维新变法,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矛盾正炽,朝廷分成了后党与帝党,双方的斗争,以维新变法失败告终,帝党势力被清除,比如帝师翁同龢。

  维新失败后,慈禧太后想换掉光绪帝,她召集王公大臣,决定立溥儁为“大阿哥”,实际上是以年幼的溥儁为皇储,找机会废掉光绪,以继续名正言顺地垂帘听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外间有传闻,说洋人并不支持慈禧太后的这种操作。

  而溥静自然是站在慈禧太后这一边的。

  第二件事是,当时义和团在山东河北等地兴起,朝廷出现了两派,一派要求剿灭,另一派要求安抚和招安。

  慈禧太后的几个亲信,比如端王载漪、内阁大学士刚毅,是主张安抚的,他们向慈禧太后建言献策,说可以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

  慈禧太后默许了他们这一提议,于是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他们放义和团进入北京城,酿成了庚子拳变,最终导致1900年的庚子国变,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两宫西狩”,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城。

  溥静在这两件朝局大事中,跟在载漪、刚毅等人身后,摇旗呐喊,出钱出力,自然是想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以图进入清廷的权力核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前还要一个打十个的慈禧太后,躲到西安以后,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派王公大臣和李鸿章等重臣跟洋人议和。

  最终清廷跟洋人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既然要议和,就要找替罪羊,于是,载漪、刚毅等人就成了替罪羊,跟在他们身后摇旗呐喊的溥静,也没有逃脱。

  溥静被清廷以“纵庇拳匪启衅”罪名革去官职,复交宗人府圈禁,不久后去世,后慈禧又革去溥静爵位,溥静的铁帽子王被剥夺了。

  然而,关于溥静的死,却有另一种说法。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两宫西狩,溥静却没走成,终沦为洋人的奴隶,最后被洋人鞭挞而亡。当然,溥静的后人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们的说法是,溥静是圈禁后去世。

  溥静死后,他的铁帽子王被剥夺。两年后,他的侄子毓麒被封为和硕怡亲王,继承了这顶铁帽子,当时毓麒才两岁。

  毓麒父亲溥耀早亡,毓麒由其兄长毓善和嫂子佟佳氏抚养长大,毓麒在东四头条怡亲王府生活了几十年,直到1948年10月去世,享年48岁,他也成为和硕怡亲王家族最后一位铁帽子王。

  溥静被慈禧太后处死后两年,慈禧太后才把铁帽子王还回来,自然“是让你好好想想,不听太后老佛爷的话是什么下场”。

  毓麒后人记载说,自溥静死后

  厄运接连降临,致使怡亲王府的政治地位急转直下,经济状况一蹶不振。严重打击了王府的威严、挫伤了王眷的自尊,直接威胁着溥静、溥耀家族的生活、前途乃至生存,全面危机嵌入了每个亲属的记忆。

  溥静死后,他们家族的人,随着清王朝覆灭,也失去了铁帽子王的特权,开始平民化,有很多人改爱新觉罗为金姓,比如毓麒的儿子爱新觉罗·恒枢改叫金恒枢,做了记者。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甘心,跟着溥仪搞复辟,比如溥静的幼子就曾跟着溥仪在伪满洲国搞事情。

  总之,树倒猢狲散,清朝灭亡以后,这些皇子皇孙再没有昔日的铁饭碗,也成了平民百姓。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借着为多尔衮进行“平反”的机会,正式确定清朝的“铁帽子王”制度,并就此厘定了九个“铁帽子王”的封号与家族世系,分别是代善家族的礼亲王世系、济尔哈朗家族的郑亲王世系、多尔衮家族的睿亲王世系、多铎家族的豫亲王世系、豪格家族的肃亲王世系、硕塞家族的庄亲王世系、岳托家族的克勤郡王世系、勒克德浑家族的顺承郡王世系以及胤祥家族的怡亲王世系。

  这其中,前八位“铁帽子王”的殊荣,是通过在战场上的军功以及为清朝一统天下、定鼎中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得来的,只有胤祥的爵位不是通过军功,而是他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般的忠诚与极尽付出“换”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雍正始终将他与胤祥看作是“千古君臣兄弟的典范”,对其评价也是极高:

  “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然而,胤祥的那份“国士无双”的能力和品行,并没有被他的后代所继承和发扬,相反,他的后代在不断走向“泯然众人矣”的过程中,还险些葬送了胤祥打下的家族基业,不禁也让人感到了一份叹惋与唏嘘。

  雍正与胤祥紧密而又和睦的关系,早在二人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胤祥的出身并不高贵,他的母亲章佳氏在世时仅仅是庶妃,没有得到正式册封,直到其去世后才被追封为“敏妃”。

  由于章佳氏的早逝,使得胤祥被康熙安排给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抚养。而此时的乌雅氏正在养育着自己的小儿子十四阿哥胤禵,因而对于胤祥的抚养并不上心,再加上太子胤礽、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等一众出身较高的皇子的欺凌,这就让胤祥小时候的日子并不好过。

  或许是因为有着共同寄养在外的经历,让雍正和胤祥之间有着强烈的同理心,雍正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照顾有加,两人也就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一废皇太子”前后,胤祥遭遇到了其人生的最大挫折。

  这个时候,众位康熙皇子为了彻底扳倒太子胤礽而不断向其发难,并就此开始积极角逐储君之位。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等人表现的尤为活跃,他们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惩治。而这一时期的胤祥表现的也是非常活跃,当然,他并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雍正,结果也被康熙所察觉。

  就在康熙对其进行询问的时候,胤祥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揽在了自己身上,将雍正彻底的保护了起来,结果胤祥因此惹怒了康熙,随即被圈禁在宗人府一年的时间。

  之后胤祥被放出,但是他的身体状况是大不如前,并且在此之后康熙没有对他进行任何的封赏,以至于胤祥的生活极度拮据,常常需要雍正的救济。

  在此之前,胤祥是康熙非常宠爱的皇子,但凡离开北京都会将他带在身边随同前往,而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祥则是为康熙所厌恶,彻底退出了康熙朝末年的政治舞台。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顺利登上了皇位,胤祥的人生也就此发生了反转。

  在雍正登基后的第二天,随即加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并委以大臣的重任,胤祥也正式成为整个国家的“二把手”。

  不仅如此,雍正还将胤祥的生母章佳氏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并将其棺椁抬出重新葬入康熙皇帝的景陵地宫,与康熙合葬,享受到了无尽的荣光。

  当然,胤祥也没有辜负的信任与厚望,他进行尽力的辅佐雍正,非常坚定的支持和拥护推行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新政,并且培养、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官员,使得吏治也为之改变。而胤祥对于雍正朝最大的功绩,还是他以高压态势和强硬手段,解决了国库亏空的问题,使得短时间内国库的存银就从康熙去世时候的不足八百万两增加到超过六千万两。

  于是,对于胤祥辛勤的付出以及卓越的政绩,雍正予以了高度的赞扬:

  “公而忘私,视国事如家事,处处妥帖,能代朕劳,不烦朕心。”

  首先,就是胤祥极力婉拒雍正对他的丰厚赏赐。

  雍正想要按照他当年做雍亲王的时候,康熙给他的二十三万两赏银的标准,给予胤祥赏赐,遭到了胤祥的拒绝,理由是他不敢与雍正获取同等待遇,于是胤祥只要求了十三万两的赏赐。

  之后,雍正又要将康熙划拨给他统领的镶白旗下的人口和财产赏赐也胤祥,胤祥也拒绝了,雍正只得给他添置亲军与侍卫数量,以示恩宠。

  其次,就是胤祥拒绝雍正给他的家族增添的爵位。

  雍正对于已经封赏了胤祥一个可以世袭罔替的“和硕怡亲王”爵位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因此,他还要再赏赐胤祥一个郡王爵位,让他任选一子来袭承,而这再一次被胤祥所拒绝。

  最后,就是胤祥的“吞土受陵”了。

  胤祥除了勤勤恳恳的辅佐雍正,还是为雍正在河北易县的永宁山下,挑选到了一块“万年吉壌”作为其陵寝之地,而雍正为了恩赏胤祥,决定在自己的陵区旁专门给胤祥划拨了一块中吉土壤,让其君臣能在百年之后,继续相互陪伴。

  然而这同样遭到了胤祥的极力反对,雍正见到这种状况也没有过多的坚持,而是让胤祥就近选择一块福地,也算是能陪着自己。

  随后,胤祥选择了河北涞水县的云溪水峪地区作为自己的陵寝所在地,可他又害怕雍正收回成命,于是专门命人前往河北涞水县自己的陵区取土,并且吞了下去,意思就是告诉雍正,自己已经同他选择的土地融为了一体,希望雍正能够成全。

  雍正得知此事后,更是非常的感动,也同意了胤祥的要求,而胤祥在跪谢雍正的同时,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臣心安,子孙蒙福。”

  实际上,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此时胤祥的心愿,那便是身在帝王之家,与君王相伴,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得子孙平安。

  只不过,胤祥的后世子孙们,不仅没有继承胤祥的能力与品行,最终的结局没有如同胤祥所希望的那样平安度日,反倒是“劫难”不断。

  在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年仅四十四岁的胤祥去世,雍正遵照胤祥的遗愿将其安葬在了涞水,同时为其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数倍于亲王陵寝规格的庞大陵园,雍正更是在此亲自主持了胤祥的安葬仪式,大放悲声。

  而雍正还为胤祥上谥号为“贤”,配享太庙,并将在雍正四年(1726年)由他亲书赠予胤祥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谥前,将其名字由“允祥”改回了“胤祥”。纵观清朝历史,这些都是特例中的特例。

  与此同时,雍正还安排胤祥年仅8岁的第五子弘晓袭承了和硕怡亲王的爵位,并特别留下圣旨: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

  此先雍正计划另赏胤祥家族的郡王爵位,也予以了兑现,他将胤祥的第四子弘晈封为宁郡王。

  其实,胤祥之所以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子孙蒙福”,并不是没有根据,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们了,果然,在他去世没有多久,他的长子弘昌和弘晈就“出事”了。

  早在雍正刚登基的时候,胤祥就主动上奏,要求将弘昌圈禁在家中严加看管,为的就是害怕弘昌与废太子胤礽之子弘皙过于紧密的关系,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牵连全家。果然,在胤祥和雍正相继去世后,弘昌就拉着弟弟弘晈,参与到了乾隆四年(1739年)的“弘晳逆案”之中,随即引得乾隆皇帝的盛怒。

  于是,乾隆直接将弘昌贝勒爵位废黜,直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弘昌去世,乾隆皇帝也没有恢复其爵位。而弘晈由于有着雍正旨意的“保护”,乾隆也不能严办,只进行了象征性的训斥和惩戒后,便不了了之了,而此后的弘晈便一心做起了“闲散王爷”,也再无心过问政事,只在府中养花弄草,直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去世。

  相比之下,袭承了胤祥“和硕怡亲王”爵位的弘晓,由于从小受到的是雍正的培养和教育,所以老实、安分许多,并且被乾隆皇帝安排署理理藩院事务,后又让其担任正白旗汉军都统。在这之后,弘晓便开始了读书与著书,并且借助其与曹雪芹家族有一定的交往关系,还过录了《石头记》,其反而在文学领域达成了一番成就。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晓去世,其子永琅袭承了和硕亲王的爵位,算是比较圆满的完成了胤祥“子孙蒙福”的心愿。

  然而,等到了第五代和硕怡亲王载垣的时候,就此遭遇到了其家族史上的最大劫难。

  载垣,是第四代怡亲王奕勋的次子,于道光五年(1825年)袭承怡亲王的爵位。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在弥留之际,册封为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位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助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这八人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其中载垣为顾命八大臣之首。

  但是在这之后,“顾命八大臣”与两宫太后之间产生了极为尖锐的矛盾,随即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联合,密谋发动了“辛酉政变”,也称“祺祥政变”。

  而在这场政变中,载垣被抓捕问罪,并直接赐以自尽。尽管“辛酉政变”的发生并不是载垣一个人的责任,“顾命八大臣”对于权力的过度看重,对两宫太后与奕?、僧格林沁等人也过分的猜忌,甚至还做出了诸多激化矛盾、甚至于让双方产生敌视态度的行为和举动,最终导致了这场宫廷政变的发生。

  而盛怒之下的慈安和慈禧太后也决定就此废黜“和硕怡亲王”的爵位,将其踢出了“铁帽子王”的序列之中,并将其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这是清朝时期级别非常低的宗室爵位等级。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和硕怡亲王”的爵位才得以被重新恢复。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时年两岁的毓麒袭承了“和硕怡亲王”的爵位,十年之后,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大清王朝灭亡,而他也就此成为了末代怡亲王,并于1948年去世。

  至此,“和硕怡亲王”的传承世系终结,自初代怡亲王胤祥开始,这一爵位共传世八代九王,虽中间因故被短暂废黜,但仍旧得以传承至大清王朝的灭亡。

  自胤祥之子弘晓开始,“和硕怡亲王”家族有已经出现了衰落,历代礼亲王的能力和品行与胤祥相比,简直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而这也不仅仅是出现在胤祥家族,其他“铁帽子王”的家族世系中,除了代善的后代还出现了一位、实际上也只出现了这一位才干卓越的康亲王杰书外,其余的皆是如此。

  或许当这些用自己的出生入死与辛勤付出换来家族荣光的初代“铁帽子王”们,在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竟是如此表现的时候,心中也必然是极度的愤恨与无奈吧。

  我简单一下咸丰帝之后的怡亲王传承。

  怡亲王这一支在乾隆帝时期是被乾隆帝刻意打压了的,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其实很有才华,但是弘皙逆案后乾隆帝对宗室非常严厉,尤其是越有才华的宗室乾隆帝打压的就越厉害,弘晓先是被乾隆帝停俸,然后停了差使,后来又侮辱性的让弘晓做御前侍卫。要知道弘晓可是世袭罔替的亲王。所以很快弘晓就郁郁而终。

  怡亲王这一支再一次发达起来要到咸丰帝时期。

  载垣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是远支亲王(相对仁宣血脉来说),他在道光帝临终前就因为是远支亲王被任命为顾命大臣,到了咸丰帝临终时,因为咸丰帝提防自己兄弟奕?,所以再次任命第六代怡亲王载垣为顾命大臣。

  结果就是载垣被赐自尽,怡亲王传承也从弘晓这一支转到了胤祥另一个儿子宁郡王弘皎这一支,由弘皎的四世孙镇国公载敦承袭。载敦死后儿子溥静承袭。此为第八次袭。

  结果溥静又因为掺和到义和团事件里,1902年怡亲王这个爵位又由溥静兄弟的儿子毓麒继承,这就是第九代怡亲王。

  严格来说,毓麒不能算末代怡亲王,因为虽然辛亥革命后清廷是退位了,但是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传承还在进行,皇族死后都要由末代皇帝溥仪赐予谥号的。

  毓麒成年之后,清帝已经退位,毓麒面临着生计的崩溃,在卖掉了坟茔上的树木后,又将府邸抵押给了西什库天主堂的包士杰,后府邸被其霸占,毓麒也在1948年去世。

  毓麒这个人不算是什么好人,他的儿女都反映他对怡亲王府的太监和宫女比较暴虐,甚至毓麒还曾经一巴掌打死了自己最小的女儿,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最小的还是婴儿的女儿因为发烧哭闹,让他“脑仁儿疼”。

  1932年已经落魄的末代怡亲王毓麒把自己的嫡长子爱新觉罗?恒枢送到了长春去给溥仪做“御学生”。

  1940年恒枢是在长春结婚的,费用是溥仪给“报销”的,他的妻子也是溥仪要求在当时北京找的“八旗贵胄家族的女儿”。

  后来恒枢就在北京以年轻时学习的照相技术在二战结束后谋得了一份摄影记者的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恒枢是在一家民间话剧团走南闯北辛苦讨生活,后来话剧团被收编,成为有编制的话剧演员。

  和硕怡亲王,满清第9位铁帽子王,可以世袭罔替的,当年康熙13子胤祥被雍正帝册封的,共传8代13位怡亲王,9位袭封,4位追封,这里面比较出名的有乾隆时藏书大家弘晓,咸丰时慈禧政变被处死八大顾命大臣之一的载垣,最后一任怡亲王是爱新觉罗·毓麒,1902年袭怡亲王,时年2岁,溥仪退位后,毓麒的身份也从封建王公变成了城市平民,他就是末代怡亲王了。

  清亡后,没了特权特供,怡亲王府每况愈下,没袭爵的兄弟和宗亲们过得就惨了,为生活作鸟兽散,家里几十口子也没人自食其力,还好家大业大,靠变卖为生,卖了首饰卖古玩,再字画,铺子,最后连涞水县祖茔的树都砍的卖了,所以老王爷毓麒的个人生活涛声依旧,买了汽车,相机,可再大的家业架不住挥霍变卖,最后还把王府抵押给了西什库教堂法国传教士。

  末代怡亲王爱新觉罗·毓麒的长子爱新觉罗·恒枢,年轻时过着衣食无忧的世子生活,曾短暂的到伪满当溥仪的“御学生”,日本投降后返京,1948年老王爷毓麒死后,王府被管家、掮客们私分,恒枢带着家人搬到了炒面胡同,作为长子承担起了家庭责任,幸好年轻时把家里那架德国相机把玩的很熟练,有点文笔,于是在《商业日报》当记者,报社倒闭后与朋友成立了北京民艺话剧团,改名叫金恒枢。

  金恒枢的儿子金啟运,生于1945年,长大后在北京南郊苇城公社插队知青,70年代搞文艺工作,后在国有企业当干部,1985年起在北京某党校任理论教员,直至退休,金啟运写了本书《清朝皇族后裔的故事:末代怡亲王和他的长子长孙》,讲述了爱新觉罗家族,主要是他怡亲王这一系的心路历程,2009年出版的。

  怡亲王胤祥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其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在康熙一朝并未获封亲王爵位,甚至连个贝子、贝勒、郡王的爵位也没有,而他的怡亲王爵位实际上是由其兄雍正皇帝登基后册封的,雍正皇帝不仅将这位与其关系亲密的十三弟封为了和硕怡亲王,还授予了他世袭罔替的荣誉,所谓的“世袭罔替”便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铁帽子王。纵观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获此荣誉的亲王,不过十二人而已。胤祥的怡亲王爵位一共传袭了八代九位怡亲王。

  说起怡亲王胤祥,就不得不先说说他那位并不受其父宠爱的母妃章佳氏。章佳氏为满洲镶黄旗包衣。康熙初年,被内务府选为宫女,从此进入掖庭,康熙二十五年,章佳氏生下了一名男婴,按照齿续,这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位皇子,这名男婴,就是日后的怡亲王胤祥。章佳氏虽然一举得子,但是在子嗣众多的康熙皇帝面前,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因此,可怜的章佳氏并没能母凭子贵,获得一个嫔妃的身份。

  胤祥出生后的第二年,章佳氏又生下了康熙皇帝的皇十三女,四年后,章佳氏再度生下了康熙皇帝的第皇十五女,虽然接连为皇帝生儿育女,然而章佳氏依旧没有获得名分,在康熙皇帝的后宫之中,她始终以庶妃的身份存在,由此足见,对于康熙皇帝而言,章佳氏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康熙皇帝对于这位出身低微的宫女,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康熙三十八年,章佳氏病逝,康熙皇帝感念章佳氏曾经诞育皇嗣,因此追封其为敏妃,将其葬入了景陵的妃园寝。

  章佳氏的儿子胤祥在康熙一朝并没有获得任何爵位,虽然胤祥在康熙生前经常陪伴其出巡、谒陵,康熙皇帝也曾一度对这个庶出的儿子另眼相看,并且难能可贵的是胤祥并没有卷入晚年让康熙皇帝焦头烂额的“九子夺嫡”之争中,但是康熙皇帝终其一生,对胤祥既没有重用,也无任何册封。

  康熙六十一年,皇四子胤禛继位,次年改元雍正元年,胤祥等雍正皇帝的兄弟们为避雍正帝名讳,因此都将“胤”字改为“允”字。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雍正皇帝的登基,允祥这位康熙一朝默默无闻的皇子一跃成为了雍正皇帝的第一红人。虽然我们无法从史料中找到任何雍正早年结好于允祥的记载,但是兄弟二人亲密无间的关系确是是当时朝野上下人尽皆知的事情。

  康熙皇帝病逝后的第二天,刚刚继位的雍正帝便将胤祥封为大臣,同日将其封为和硕怡亲王,遭遇了几十年冷遇的允祥受到了皇兄的如此厚待,内心的感动是可想而知的,之后的允祥确实全力报效了雍正皇帝的厚爱。他率领工匠兴修水利,东南数十州县河流疏畅,获灌溉之利。为了能够让人才尽为雍正帝所用,允祥向雍正皇帝举荐了福建总督刘世明、陕西总督查郎阿、山西巡抚石麟、福建巡抚赵国麟等贤才。就连雍正皇帝对准格尔用兵,允祥也全程参与,允祥在雍正一朝的八年时间里,可谓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允祥的衷心,雍正皇帝都看在眼里,为了厚待这位皇弟,雍正皇帝在继位后不久便下旨,将允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追赠为皇考皇贵妃,并将其棺椁迁葬入景陵地宫,这位生前一生不得丈夫康熙皇帝宠爱的女人,没想到死后二十多年,竟然沾了儿子的光,不仅被连升两级,还获得了合葬景陵的殊荣,这也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公元1730年6月18日,怡亲王允祥因积劳成疾病逝,年仅四十四岁。雍正皇帝痛失爱弟,大悲大恸,不仅亲谥其为怡贤亲王,还赐予了允祥配享太庙的殊荣,并将允祥的名字改为胤祥。雍正皇帝此举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允祥病逝后,其第七子弘晓继承怡亲王爵,弘晓于乾隆四十三年病逝,谥为怡僖亲王,弘晓去世后,其次子永琅承袭爵位,嘉庆四年,永琅薨逝,谥号怡恭亲王。永琅薨逝后其次子绵标承袭爵位,然而绵标在袭爵后同年即病死,其长子奕勋袭位,嘉庆二十三年,奕勋薨逝,谥为怡恪亲王。奕勋死后,其长子载坊袭爵载坊于嘉庆二十五年薨逝,由于载坊无子,因此怡恪亲王奕勋次子载垣承袭怡亲王爵位。

  载垣在咸丰一朝深受重用,咸丰皇帝临终前遗命的八位顾命大臣中,载垣位列八辅臣之首,是宗室亲贵之中最为反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人,因此遭到慈禧太后的忌恨。辛酉政变后,怡亲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被慈禧太后赐自尽,其怡亲王爵也被废黜,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从此,怡亲王爵位被废黜。

  同治三年,怡亲王世爵被恢复,载垣族弟载敦成为了恢复后的首位怡亲王,载敦之后怡亲王爵位又传袭了两代,直到民国三十七年九月,四十九岁的末代怡亲王毓麟病逝。

  

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

  

爱新觉罗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世袭罔替,清末的时候他的后代如何?还是王爷吗?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电机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